中學閱覽室圖書介紹(三十四)
——《黃金時代》
《黃金時代》是王小波所著的中篇小說,也是其“時代三部曲”之一。1991 年首次在臺灣《聯(lián)合報》副刊連載,獲得《聯(lián)合報》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。1992 年 3 月,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小說集《王二風流史》,收入《黃金時代》等三篇小說。作者王小波1952 年出生于北京,1969 年起先后在云南、山東插隊,做過民辦教師,1974 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工廠當工人,1978 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讀本科,1984 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,1986 年獲碩士學位,1988 年回國,曾在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任教,1992 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,1997 年 4 月 11 日病逝于北京。
故事背景設定在文革時期,北京知青王二在云南插隊,北醫(yī)大畢業(yè)的陳清揚在同隊當醫(yī)生。陳清揚因美貌與個性,被眾人誣為“破鞋”,她希望王二能夠證明自己不是破鞋,但王二認為無法證明。多年以后,二人在北京重逢,重溫偉大友誼,回憶起了這段往事。
作品對文革時期的社會現(xiàn)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,透視出時代的荒誕、智性的缺失以及個人生存的極度壓抑,在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。書中以文革為背景,那是個混亂而壓抑的時代,可王二和陳清揚的故事卻有著別樣的色彩。他們在困境中追求“偉大友誼”,這種友誼看似荒誕,卻在特殊環(huán)境下顯得無比珍貴。王小波用黑色幽默的筆觸,將殘酷的現(xiàn)實與人物的反抗交織。每一個看似戲謔的情節(jié)背后,都是對那個時代枷鎖的掙脫。王二的不羈和陳清揚的覺醒,讓我們看到人性在壓抑中依然有光芒。這是對自由的吶喊,是在黑暗歲月里對美好的執(zhí)著,讓我們意識到,即便身處“黃金時代”的反面,也有希望和真情在頑強生長。
圖文:趙佩佩
審核:李靖